北京大爷和上海大妈吵一架……
作者 | 李牧谣
编辑 | 八月
在数十年“文明礼让”的教育下,我(及我的同类)已经失去吵架的技能。在每次被怼、被骂、被强词夺理的人弄得恼羞成怒时,我(们)除了心中千万头羊驼呼啸而过、脸涨成猪肝色以外,就再也蹦不出一句话了。
事后,我们长久地陷入恼怒中,因为我们不仅被骂了,而且竟毫无反击之力!我(们)在心中无数遍地幻想自己口若悬河、以其人之骂还治其人之身的场景,以模糊自己只是一个怂包的现实。所以,我心中的英雄不是钢铁侠、绿巨人,而是北京大爷和上海大妈。
北京大爷和上海大妈是南北方骂人文化的集大成者,他们身上有很多本能和技能值得玩味。北京大爷赢在气势,上海大妈胜在凌辱。我曾既被京爷所震慑,又被沪婆所羞辱。吃一堑,长一智,现根据过往经历稍加总结,汲取吵架经验、骂人方法,用以自卫,飨以怂包。
从常用的骂人手段来看,北京人骂人习惯问候对方亲戚,尤其以对方祖宗和对方女性家长为最频繁。骂人用语的背后是某个群体的价值观和逻辑的体现,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分不开。
北京自辽金以来便是中国的首都,作为天子脚下的子民,自然对皇帝推行的礼法、文化贯彻落实地更好,也更有义务起带头和示范性作用。就像坐在第一排的学生总是不方便在老师眼皮底下开小差。久而久之,北京人的思维里有更深的中国传统的烙印。这其中便有家文化的传统。
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。从国家层面来看,皇帝是君父,他手下的大臣们就如同叔叔、伯伯,而百姓是他们的子民。这样一来,政治关系就变成一种家族关系,血亲关系就从家庭共同体延伸到国家。了解到中国社会是以家族血亲为纽带构造的共同体,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北京人骂人为什么总是问候对方亲戚了。
以“你大爷”为例,在北京话里,大爷有三层含义:
一是指伯父;
二是前义的引申,指受人尊敬的老年男子。前两者“爷”字要读轻声;
三是指很有身份、很有派头的人,引申为空有派头、傲慢无礼的人。在这里“爷”字一般读二声。
大爷虽然在辈分上与爸爸平级,但地位显然比爸爸要高。王朔小说《我是你爸爸》中,马林生跟他儿子怄气,儿子喊:“爸……”马林生说:“叫大爷也来不及了。我决心已定,谁也甭劝我。”正因为如此,在北京,被人称呼一声大爷,是件很受用的事。
而“你大爷”一词是“问候你大爷”的简称,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,在北方,伯父是家族的长辈,又是派头与权威的象征,侮辱了某人的大爷,相当于侮辱了其族群里身份尊贵的人。另外,北京人一生气,就喜欢喊别人“孙子(zei)”,这也体现了一种喜欢在辈分上占便宜的思维。
相比之下,“狗娘养的”、“你丫的”(指丫鬟或妓女的孩子,尤其指不知道父亲是谁的杂种)没有那么具有中国特色或北方特色,因为南方骂人用语里也有“下作胚”,英文里也有“son of bitch”等。但是“大爷”、“孙子(zei)”绝对是携带了典型中国文化基因的骂人用语。也只有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才能明白这句话的恶毒性和羞辱性。
我曾经在天坛的马路口看见两辆电动车相撞。两位北京大爷,一个“问候你妈”,一个“问候你大爷”,往复十数个回合,再也没有用到第三个词汇,嗓门却一轮高过一轮,直到绿灯亮了,在瑟瑟寒风中,两人分道扬镳,连背影都消失了,天空中还飘着一句字正腔圆的“我艹你大爷”,徒留驻足街边的我,仿佛身中数刀。
梁实秋在《骂人的艺术》中写道:“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。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,因为在骂人的时候,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觉得那人有该骂的地方。何者该骂,何者不该骂,这个抉择的标准,是极道德的……骂人要骂得微妙含蓄,你骂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觉得是骂,等到想过一遍才慢慢觉悟这句话不是好话,让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红,由红而紫,由紫而灰,这才是骂人的上乘。”
在无数人讨论北方大爷动不动就说“艹你妈”的时候,很多老北京坐不住了。他们极力批判这种没有智慧含量的骂人方式,认为这和自己没有关系。并声称真正的老北京,尤其是北京上层社会的人,骂人是极有艺术的。
从清末到解放初,外省人都把北京人称为 “京油子,就是指北京人比较油滑。因为北京是国都,聚集着皇宫贵族,对老百姓来说,就算是他们的佣人,都是惹不起的,俗话说“宰相家人七品官”嘛。所以,“京油子”指谙熟北京地区人情世故,办事机灵的人。
而北京人的油滑,最多的是体验在语言上,老北京的语言有三大特点:一是罗嗦。要避免您的误会,就要把话说圆全了,既要显得热情,又不能死气白赖,这话当然就罗嗦了(你看我前面这句话就很啰嗦)。
二是抬举人。为了不得罪人,北京人说话总是把自己压低,把别人抬高,由此创造了“您”和“怹”这两个尊称。
再一点就是文雅。早年间,真正的北京人是不说脏活和粗话的,连口头语都没有,这不完全是素质高,主要是怕养成坏习惯,一旦在老爷面前不留神溜达出来一句,那就要倒霉了。所以,如今流传下来的真正老北京土话里没有骂人的语言,只有挖苦人的语言。下面上例子:
演示1:对那些踩了脚不道歉的人,老北京人这时候就会送上一句“碍您脚落地儿了是吧?”
演示2:“您这是给老爷子请大夫去吧?”(说他家中老人生病)
演示3:再难听一点:“您急着忙着抢孝帽子去是吧!”(说他家中老人亡故)
演示4:更难听:“家里来人来了,急着回去捉双吧。”(说他被人戴绿帽子了)。
演示5:对那些没事就爱与人拌嘴搬杠的人也有一句定语,“抬杠比打幡的挣得多吧”。
演示6:见你高兴得有点过分了,(如果你是个男人),对方不说话,看你裤子,这是不出声的骂你呢,骂你如果没有裤裆里的东西坠着,能飞上天去。
所以,真正碰到老北京,这架很难吵起来。首先,如果你是外地人,可能你听不懂。其次,如果你听懂了,你不一定会暴怒,因为挖苦多于羞辱,至多令你想抬两句杠。最后,如果你愤怒了,你就要捉摸一下怎么反击。
吵架是一场博弈,人家优雅地来,你得含蓄地回;人家引经,你要据典。不能别人说:“碍着您脚着地儿了”,你回一句:“艹你大爷”,这个有失水平,而且理亏。等你把这一圈全部想下来,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,骂个人比道歉还累,最后可能就选择赔个不是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对方根本不给你说话的机会。前面说了,油滑的一大特点是啰嗦。他们理直气壮,他们语速奇快,他们车轱辘话来回说,他们不断质问你“您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。”你很生气,但是你赶时间;你很生气,但是你听不清;你很生气,但是你插不上嘴。最后你点头说:“您说的对。”
所以,一定要避免和北京人吵架,因为,你既无法直视他们字正腔圆地对你喊“cao 你妈”(相比之下,上海的“ 44 34576 44 15290 0 0 4205 0 0:00:08 0:00:03 0:00:05 4205册那”简直文弱如一句亲切的问候),也无力回击他们引经据典的挖苦,更吃不消他们理直气壮的喋喋不休。所以,道歉吧。
和北方的问候家长相似,上海的骂人用语里也有一些对长辈的不敬的,比如“册那娘X”,但是经过仔细盘点,我发现上海人更多的是鄙视对方智商和身份。比如:
赤佬——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“黥面”制度。封建统治者为防止囚犯和军中士卒逃跑,在他们的脸上刺成记号或文字,并涂上朱砂。于是,当时对囚犯和士卒便侮辱性地称为“赤佬”。后来才在吴语中用作贬义词。吴地方言中,“赤佬”一词,其原本含义是指坏人、坏东西。
瘪三——近代以后,上海租界里总有不少难民涌入避难,并形成了为数相当的以乞讨为生的城市游民。在英语中乞讨是“beg for”,而在洋经浜英语中多讲做“beg say”于是被汉译作瘪三。解放后,“瘪三”一词被用作称不上品或缺乏公共道德的坏胚子。
十三点——白痴、神经病、疯疯癫癫。 是沪语中使用率最高的词之一。据1922年般《上海指南,沪苏方言纪要》中释,“痴”字共十三画,故沪人以"十三点"隐指痴。沪语"十三点"主要用于指女性的痴头怪脑,愚昧无知,如痴情、痴心、痴呆等。由于"十三点" 来自"痴"的十三笔,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"十三点"完全同义的词,如"B拆开"、"电话听筒"(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)等。
巴子——初现于80年代初,指帮内或帮外能力较差、容易被人欺侮的笨蛋。据民国《清门考源.各项切口》中记,切口中有"巴子"一词,似"靶子"的俗写,指在道中无地位的小人物,今訾语"妈了个巴子"即源于切口。今沪语把初来上海,不懂上海市面而容易上当受骗者叫做"巴子"。
下作——下贱、下流。如"侬奈能介下作啦,看到人家小姑娘就动手动脚。"下作者也被骂为"下作胚"。
港都/港驴:傻子,傻B。后者港驴多用于辱骂男性。
蜡烛——不知好歹或不知好歹的人。蜡烛需点燃后才能燃烧发光,所以沪语中有"蜡烛--不点不亮"来比喻不给点厉害就不知好歹之说。有时也讲作"蜡烛胚"或"蜡烛胚子"。是上海常用的词语。
经过上面骂人词汇的洗礼,可以看出,上海人多骂“傻”、“笨”、“穷”。这和上海的商业文化、帮派文化和殖民历史是有关的,如“巴子”、“瘪三”便直接来源于近代以后的帮派社会。在缺少世家大族,以工薪阶级为主体的城市里,人们怀揣着多少对聪明和财富的向往,就埋藏着多少对蠢笨和贫穷的鄙视。
所以,上海人对于“你是我孙子”,还是“我是你爷爷”这事儿兴趣不大,但是你不能瞧不起我的身份,不能侮辱我的智商。因此,上海的詈语(骂人的闲话)里有很多骂人“笨”的,“憨大”、“脑子抽牢”、“脑子别筋”、“脑子烧焦脱了”、“侬近亲结婚啊?”等。总之,上海骂人“笨”可谓骂词之最。
另外,与上海骂人术语相得益彰的,是上海人吵架时候的表情——扎心的白眼和挑衅的眉毛。京派吵架是对抗性的,感觉下一秒就要拉你去冰湖干架了。海派吵架是羞辱性的,是一个包括用词、语气、表情全套配合的diss。
比如,你被骂“瘪三”,这个称谓其实并不符合你(的智商、气质、行为),对于偏离真实过远的言论,我们未必会被激怒。但是配上他轻蔑的语气,和鄙视的表情,你会觉得他完完全全把你当作一个“瘪三”,甚至连你自己都有点相信了,然后你感到被羞辱,怒火被点燃。
最后,上海人吵架很喜欢让别人评评理。作为一个“乡毋宁”,我一直觉得吵架是件很丢脸的事情,毕竟任何的吵架都是由过失和修养不足构成的,不值得外扬。其实北京人也是这样,如果你驻足观看一场吵架很久,当事人也许会对你怒吼:“看什么看!!”
但是上海人不一样,他们吵起来的时候特别愿意拉上路人说:“呐呐,大噶来评评理。”然后很不客观地把事情叙述一番,希望获得公众的支持。这种心态说到底,是希望自己占理,即便是更不讲道理的一方,也在争取。这一来和上海人一直自诩文明人有关,再者,上海作为年轻的商业都市,对于“公正”和“讲理”的追求融入了这座城市的骨子里,有时甚至以偏执的方式体现。
《老炮儿》的冰湖茬架让无数观众倍感热血沸腾。但这事儿,是不会发生在上海的。首先,上海的湖不会结冰;其次,上海人绝对不会茬架。很多人都发现了,上海人从来都是动口不动手,能吵吵的就绝不出手。多数观点将其归结为上海人比较懦弱。这个观点我只同意一半。
从主观性格上来说,上海人确实不及北方人的义气和血性。况且整个海派文化也不似北方那样崇尚豁了命两肋插刀。上海人所有的“路见不平”都是靠“吼”,比如《欢乐颂》里曲筱绡怒怼应勤他妈;《我的前半生》里薛甄珠破口大骂前夫哥陈俊生。再看看《老炮儿》,话没说几句,都打成什么样了。
这和上海的小资特性是有关的:习惯了精致生活和讲求细节的人确实会有大气不足的弊病,在人际交往上就会显得有些谨慎和怯懦。但是,从客观法律上来说,上海打架斗殴,确实比北京判得时间长……
表格素材综合自刑事律师网、大律师网
根据上表可以发现,在同等罪行下,上海的刑期比北京略长。比如,同样是“增加一人轻微伤”,上海判刑是“增加1-3个月”,北京是“增加2个月以下”刑期。另外,上海判刑比北京划分更精细。
比方说,同样是“致一人轻伤”,上海还分为“一级轻伤”和“二级轻伤”,“每增加一人轻伤一级,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;每增加一人轻伤二级,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”。所以可以这么理解,在上海打架,一拳下去,重一点还是轻一点,就是判“三个月”还是“一年”的区别。
当然了,并不是每一个上海人都这么清楚地知道“故意伤害罪”的判刑标准。上海人不兴打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前面说的主观性格和城市文化:他们很知道如何独善其身。怒气应当发泄,但不应该带来身体或金钱的损失,他们绝不会在这方面丧失他们一贯的精明。
综上所述,如果北京大爷和上海大妈吵起来,我赌五毛钱是北京大爷赢,因为所有的争吵都会在:“你丫的,有种茬架”中收声。
[1] 孟凡杰. 论马克思对施蒂纳“唯一者”概念的批判——对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中《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》一节解读[J]. 福建论坛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0,(10):78-82.
[2] 赵亮. 探究“唯一者”的思想来源及内涵[J]. 理论月刊,2012,(08):51-54.
[3] 朱海林. 自爱与利己:西方德性论与功利论伦理学对立的元点[J]. 兰州学刊,2006,(09):20-21+141.
[4] 罗明星. 利己主义的四种诡辩及其批判[J]. 江汉论坛,2003,(06):18-21.
点击图片,可查看以往的文章: